返回 我做导演那些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15章 勘景[1/2页]

    林麦冬承认,自己从学校跑出来,有逃避站队的嫌疑。

    不过他找的借口,勘景,倒也不完全是借口!

    《我们俩》肯定会拍,这部片子算是和电视电影计划深度绑定了,特别是林麦冬做好的脚本与拍摄规划,将作为样板,在几天后“面呈”给上级领导。

    所以无论最终的谈判结果如何,又或者六公主内部怎么认为,现实是,他们不会也不敢放弃它。

    有这个“底气”在,林麦冬自然要为不久后的拍摄,做好前期筹备工作。

    《我们俩》90%的故事,都发生在一座四合院里,找到一个合适的四合院作为拍摄地,显然是前期筹备的首要目标。

    四合院虽是京城的标志建筑,但实际却不是哪儿都有,这东西在旧社会是有钱人和有权人的居所。

    而有钱人、有权人,一般都围绕什么地方住?

    当然是故宫啦!

    所以想找四合院,还是得到二环内去。

    晚风微寒,林麦冬和王虹卫骑着车,慢悠悠往二环内走,聊起四合院,王虹卫还很纳闷:

    “91年我刚毕业的时候,花几万就能买座四合院,现在听说什刹海和后海那边,都涨到8000一平了,你说那些人咋想的,好好的商品房不住,楼房不买,去买那些破地方?”

    “……”

    林麦冬无语地瞥他一眼,吐槽:“这就是为什么你发不了财的原因!”

    “……聊天嘛,你咋还言语攻击捏?”

    哈,言语攻击?

    等再过几年,你老王看到四合院飙升的价格,恐怕抽自己大嘴巴子的心都有了,还操心什么言语攻击?

    不过林麦冬自觉自己也差不多,王虹卫好歹还能用“时代的局限性”安慰自己,而他,是清楚知道京城房价以后会有多离谱的。

    林麦冬不喜欢四合院,上辈子他来京城闯荡的时候,信了一京城同学的鬼话,住了一年多老胡同,体验什么胡同文化熏陶,早就住得伤心带够的了。

    他只喜欢四合院的“钱途”。

    可惜种种条件限制,却不能掺一手——有没有钱另说,他现在还是学校集体户口,压根没购房资格,而且到96年,好房源都被人收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四合院虽然还有很多,却产权复杂,有些甚至是部队或者某些部门持有。

    基本是过了私人最佳的炒房时机,令人扼腕!

    不想考虑这些“伤心事”,林麦冬咨询王虹卫这个老京城:“我们先去哪看?”

    王虹卫早就想给林麦冬当制片人了,前几天看完《我们俩》,他就私下考虑过勘景的事。

    这时听林麦冬问起,便说道:“根据你剧本里房东老太太的情况,鼓楼、南锣鼓巷、后海、什刹海那边是不用想了,商业气氛太浓,我们只能考虑东四周边,不少老胡同又穷又破,有生活!”

    林麦冬微微点头,但也有点头疼,因为所谓“东四周边”四个字,范围实在太大了。

    基本涵盖从东直门到朝阳门。

    “今天先去哪看?”他问。

    王虹卫抬起手腕看看时间,说道:“先去交道口吧,离得近,条件也挺合适。”

    林麦冬觉得耳熟,又有点陌生:“……雍和宫那边?”

    “孔庙!”

    王虹卫逃避什么似的,简短答道,然后闷头蹬车。

    蹬出好一段儿,在记忆里翻了半天的林麦冬,终于想起自己为什么觉得交道口耳熟了:

第115章 勘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