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第三帝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46章 门阀士族悄然形成[2/2页]

    门阀士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袁绍,只要看过《三国志》或《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袁绍家的四世三公,四世三公是什么概念,放到现在就是袁绍家四代人中出了三个总理,这种影响力放在任何时代都是无敌的存在。

    门阀制度的兴盛来源于地方豪强,在东汉建立者刘秀上台后,汉朝开始大肆分封功臣,于是许多人成为了汉朝第一批地方豪强。

    这些豪强逐渐壮大,并在几代人的时间里积累巨量的财富和政治资本,于是就形成了门阀。

    到了汉朝后期,整个王朝的权力实际上已不由皇帝掌握。

    正所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在地方上,这些豪强有着绝对的权力。所以在东汉灭亡之后,一个王朝的建立就需要这些门阀士族的支持了。

    不过这些门阀掌握了地方权力还只能算是有了“里子”,真正将门阀制度推向明面,且用政治制度为其保驾护航的,是九品中正制度。

    这是一种官员选拔制度,主要靠地方上推荐有德行和能力的人,让被推荐者做官。

    这种制度的后果也不难想象,整个王朝的政治迅速被门阀把持,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发生。

    门阀带来的坏处也是非常明显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土地兼并。

    不管是汉朝末年还是唐朝末年,黄巾、黄巢等农民起义之所以壮烈,就是土地兼并太严重,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此外就是政治的固化,在门阀政治最盛时,王朝姓什么都得门阀说了算。

    总结起来就是:

    1、和皇权、政权对立,维护家族利益,使政令不达,施政艰难。无法进行中央集权。

    2、圈田霸地,作奸犯科,鱼肉百姓,致使民不聊生。

    3、他们占有绝对的社会资源,生活腐败,

    大多骄奢淫逸。

    4、士族占有并垄断文化资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无法实行科举从下层选择人才。阶层分明

    如果没有发生意外,门阀士族在中国能够传承到现在,但是黄巢的出现,直接改变了历史。

    黄巢原本出身于贩卖私盐的商人家庭,家里很有钱,于是家里人便让黄巢读了书,但是黄巢读书水平太菜,考了无数次都没有考上,原本回家继承家业继续贩卖私盐就可以,但是唐朝末年军阀割据,朝廷税收锐减,朝廷为了增加税收,开始了打击私盐贩卖。

    黄巢家的生意就这么受到了影响,再加上唐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到处是流民,黄巢为了能够让自己贩卖私盐的生意合法化,于是鼓动百姓造反。

    也就是说黄巢起义最开始的目标并不是推翻朝廷,也不是想建立一个新政权,纯粹是黄巢贩卖私盐的生意被朝廷剥夺了。

    结果事情的发展超出了黄巢的预期,黄巢率领农民军先后攻占了长安、洛阳。

    为了报自己数次考不上功名的仇,黄巢直接拿着世家大族的族谱开始对门阀世族进行了物理超度。

    黄巢大肆杀戮长安、洛阳的官员以及士族后代,将门阀的人口屠戮一空,将门阀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积累的财富和政治影响力破坏殆尽。

    根据历史记载,九年时间,黄巢杀了一千万世家大族的子孙。

    黄巢杀门阀世族纯粹是为了泄愤,但是门阀世族的消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得更多的寒门子弟进入朝廷,底层百姓进入上层的社会通道被打开,社会矛盾得到进一步缓解,同时,门阀世族的消灭,使得以往土地兼并的时间大大延长,百姓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土地资源。

第246章 门阀士族悄然形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