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0节[1/2页]
0
朱由桂介绍,绿元村经济作物占可耕地面积的80,这一种植结构是在朱三元带领下经历三次调整后形成的——
第一次是198年。改革开放以前绿元村以种粮为主,人均年收入不足100元,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困村。1979年,朱三元被全村15名党员表决通过推上了党支部的位子。朱三元办事比较认真,上任后,围着村子转了一圈又一圈,想了一遍又一遍,为绿元村的发展致富绞尽脑汁。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已吹到了绿元村,朱三元与党员干部多方考察、学习、研究,一个调整产业结构的构思渐渐明朗起来,于是大胆决定压缩粮田,发展果园,取得明显成效。只果树一项,人均可得00元,超过以往全年的总收入。随着果园面积的扩大,村民的腰包开始鼓起来。
但村支部一班人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这期间,第二次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路已经形成。19年,朱三元带领党员干部冒着极大风险,服部分村民,砍掉了秋玉米,带头筹资近10余万元建起17个大棚,种起了黄瓜。这一年,大棚的主人既害怕又欣慰,害怕的是万一砸了怎么办,欣慰的是试验终于成功了,黄瓜在这年的腊月上市,0元一公斤还成为抢手货。绿元村第二次尝到了调整种植结构带来的甜头,于是大棚蔬菜迅猛发展起来。
听了朱由桂的介绍,余非更加清晰地了解了绿元村蔬菜产业的发展历程。可蔬菜产业的推动者朱三元只有学文化,他的技术和力量从何而来?
朱由桂:“朱搞冬暖式大棚,要从1988年冬天起。”他回忆道,那年腊月,朱三元的堂兄从外地带回几根花带刺的黄瓜。寒冬腊月里这几根水灵的黄瓜让朱三元眼睛一亮。当打听到这黄瓜产自辽宁瓦房店后,朱三元刚过完年就带着村里的七位党员到瓦房店拜师学艺去了。但费尽口舌,人家就是不愿传授。朱三元不泄气,他诚恳地:“咱都是农民呀,没有别的办法,就是想学技术让乡里乡亲过上好日子。”朱三元的诚意终于感动了对方,将瓦房店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生产冬季黄瓜的嫁接技术教给了朱三元他们。
朱由桂:“我就是那七名党员之一。那次辽宁之行改变了全村人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寿光市乃至更大的范围。”他继续介绍,回到绿元村后,朱三元准备领着乡亲大干一场,但乡亲们啥也不信,因为当时建一个大棚得投入六七千元,大家是怕风险。可朱三元瞅准了冬暖式大棚是蔬菜生产的发展方向,铁了心要让乡亲们掌握大棚蔬菜技术,于是把目光转向全村17名党员干部,可有些党员干部也害怕风险,担心赔本无法生活,事情一时竟搁置起来。
余非问:“那朱又是如何打消大家的疑虑的呢?”
朱由桂:“我至今都无法忘记那一幕。一天,朱找到所有党员干部,含着泪对大伙,咱们都在党旗下宣过誓,是党员就得比群众觉悟高,就得为群众带个头,即使有风险也要带头去担。结果,在场的17名党员都表了态,因而在村里率先建起了17个大棚。”
余非不得不为朱三元的胆识和魄力叹服,他又问:“在辽宁学到的技术就那么管用吗?”
朱由桂:“当然单靠那些技术还不够。在建大棚的过程中,在朱的带领下,我们对学到的大棚技术从墙体、棚结构、大棚骨架、覆盖薄膜、方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改革,直至研究成功了深冬不需加温的冬暖式日光蔬菜大棚技术。”
到此时,余非已清楚地明白,朱三元的技术和力量源于发展蔬菜产业的决心,源于带领乡亲致富的信念,他不能失败,也不会失败。余非感叹地:“朱虽然是个无级无品的村官,但他滚滚激荡的为民情怀值得所有当政者学习啊。”
朱由桂:“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你们二人应该不仅仅是来学习蔬菜种植技术的吧?”余非笑了,答道:“其实更主要的是来学习这里的精神和经验。”邬子枫在一旁解释:“我们也想和朱一样,让乡亲们能够早日致富。”朱由桂问:“你们是?”邬子枫指着余非:“他是我们乡的党委,我是办公室主任。”“哦。”朱由桂大笑,“怪不得不像其他来此学艺的农民,问的问题更大更深,我早就察觉出来了。”
过了两日,朱三元果然从延安回来了。
得知余非的来意,朱三元顾不得旅途劳顿,当天晚上就请余非二人到他家吃饭去。席间,余非对一脸倦容的朱三元:“您都六十多了,大老远从延安回来,一定很累,我们还是改天再谈吧。”朱三元:“你不是也从更远的南方赶来吗?而且这几天都在大棚里穿来梭去,不一样辛苦吗?你我都是为了帮助乡亲致富,没那么多讲究。”余非听了很受感动,他想,既然老如此爽快,那就把想的都出来,想问的都问一问吧。
余非:“我此来的目的您也知道了,就是想请您帮助我们乡发展蔬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朱三元:“只要你们有决心,我是很乐意提供帮助的。”余非问:“不知我们乡适不适合搞四季种植?”朱三元:“南方雨水多,和北方种植是有不同,但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具体的方案还需实地考察才行。”余非因此借机邀请:“如果方便的话,还望朱亲临考察指导。”朱三元笑了,“话别太客气,我是个直性子的人,如果这几天村里没有大事要办,我就随你们一同前往。”余非一听,兴奋非常,没想到名震神州的“蔬菜大王”如此好话。余非问:“朱能亲自前往我们求之不得,但不知您出场费是多少?”朱三元又笑了:“你以为我是什么歌星影星啊,还什么出场费,我们不谈条件,能把事情干好就成。”余非:“那怎么行,您付出了劳动啊。”朱三元:“我是党员,为人民做事是应该的。你看,我刚从延安回来,除了一身尘土,什么也没带回来,哈哈哈……”
余非以前只听过革命年代有这样大公无私的人,如非本人亲见,他绝对不会相信在改革开放近二十年的今天,还有如此坦荡胸襟的基层党员、如此无我无私的农村干部。
但余非仍有一丝疑虑。俗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物以稀为贵,货以少为奇。朱三元就不怕那么多人学会种植蔬菜后进而与自己产生竞争?正所谓:一技封手中,家财步步升;一技传四方,粮空钱也光。朱三元难道真的不食人间烟火,超脱于俗世凡尘?
0
第30节[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